“书记,我家没有海外关系。”李霞关键时刻拒绝接电话:“肯定是打错了。”
八十年代末除了出国热,还有个投资热。
沿海的各个厂子都在大力吸引海外投资,就好比瞎猫抓死耗子,万一抓到了呢,所以书记捂着电话,厉声说:“李霞同志,这个任务非常严峻,你必须想起来。”
她娘家当然没有海外关系,要有,弟弟就不会盯着她老公那点工资了。
难道说是陈家的海外关系?
李霞突然想起什么来,她记得丈夫有个小姑,原来在首都文工团跳芭蕾,据说后来被下放到深市来劳改,后来游过江,去香江了,她的名字叫……是了,陈娟。
因为是从劳改队逃跑的,会影响陈恪的档案,部队出面,直接给销户了。
如今跟原来不一样了,曾经过不下去逃出去的人,现在反而比待在国内的更风光。
书记和厂长一起盯着,李霞捧起了电话:“喂?”
又攥着话筒,试着问:“请问,你是那个……去了香江的陈娟吗?”
陈柔给母亲打电话,是因为如果这辈子的她出生了,现在应该是三个月。
而她原来在查阅陈恪的生平时,发现母亲一直过的特别清贫。
具体的家庭她并不了解,转弯把电话打到厂里,正是想以现在投资热的方式,想办法给她单位给笔投资,那样的话,她的厂领导们就会照顾她的。
她还没想好,也只想含混着说是个远房亲戚就行了。
但听到陈娟二字,她突然明白过来什么了,因为原身在香江的母亲就叫陈娟。